日本解禁战斗机出口遗患无穷
【日本(东京新闻4月24日文章】题:岸田政府解禁战斗机出口遗患无穷(作者 该报政治部记者川田笃志)
岸田政府加强防卫力的操作不亚于控制不住情绪的幼童,“这也想要那也想要”欲望无休无止,继拥有对敌基地攻击能力(反击能力)和防卫费翻番后,今年3月又修改武器出口规则,决定解除将联合研制的战斗机从日本出口到第三国的禁令在1976年三木武夫首相事实上禁止武器出口的政策出台近半个世纪后,日本的态度发生了180度大转弯。
笔者负责防卫口的报道已有两年半时间,不知道多少次写下安保政策“重大转向“这样的话,虽然基本原则仍然是基于宪法的和平主义和专守防卫,但经过数次调整后,这个国家已经切实转变为“能战之国”,解禁下一代战斗机出口与和平主义格格不入无疑将遗患后世。
出口对象国事实上如何使用战斗机,日本根本无力干预。有调查显示,沙特就曾经使用采购的英国等国联合研制的“台风“战斗机介入2015年的也门内战,并在空袭行动中造成大量平民死亡。谁能保证日本计划出口的下一代战斗机不会成为加剧冲突的工具?这与保障全世界所有国家人民和平生存权的日本宪法精神背道而驰。
战后日本的武器出口政策一直在经济合理性与和平主义之间摇摆。虽然日本的武器制造在战后受到限制,但在朝鲜战争期间又以为美军提供弹药的名义重启。此外,日本还扩大了向东南亚的枪弹出口。产量上去了,成本才会下降,作为压缩政府防卫支出的一种手段,防卫产业不得不拓展海外销路。1973年石油危机爆发后,经济界普遍要求放宽武器出口限制,而在野党则对这是否违背和平主义穷追不舍,由此催生了三木武夫对”武器出口三原则“发表的政府统一见解。
迫使三本首相在国会接受答辩的公明党资深议员正木良明曾经指出:“防卫产业试图通过源源不断的出口收回投资,所以不能给出口武器留下可操作的空间,这必须成为和平国家日本最重要的方针“。但在近半个世纪后的今天,已经成为联合执政党的公明党也赞成解禁出口,岸田政府以经济合理性作为优先考量,改口说"防卫产业就是防卫力本身”钟摆能否回归到和平主义一边将主要取决于在野党的态度和国民的神圣一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