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航空动态>详细内容

航空动态

俄乌无人机大战造成环境噩梦
废弃线缆像蛛网般布满前线

来源:《参考消息》2025年6月12日 发布时间:2025-06-17 15:59 浏览次数: 【字体:

【西班牙《机密报》网站6月10日报道】题:无人预料的无人机问题:数公里的废弃线缆淹没前线(记者 赫苏斯·迪亚斯)

乌克兰战争出现了无人预料的副作用:前线正被白色线缆编织的“蛛网”覆盖,有时整片田野、森林和村镇都布满俄乌双方阵地间的线缆。这些是第一人称视角(FPV)的光纤制导无人机释放的“蛛丝”。这一荒诞景象将对农业、动植物生态和民众生活造成巨大影响。

数百万架无人机在战壕和村镇上空盘旋,目前多数为无线操控,但俄乌双方正疯狂部署新一代光纤制导无人机。其战术优势无可争议,造成的“环境噩梦”同样如此。

一场迫在眉睫的灾难随着每次任务的实施呈现指数级增强,正威胁着乌克兰大部分地区的未来:无人机飞行时从自带线轴释放的纤细塑料线缆,在完成攻击后被遗弃在地表。乌克兰的田野、森林、河流和村镇正被数万公里长垃圾线缆编织的庞大人造“蛛网”覆盖。《福布斯》杂志的报道显示,已有鸟类用其筑巢。但事实上,这是现代战争留下的毒害,将持续数百年,并继续蔓延。

光纤无人机的爆发式增长是对残酷电子战的直接回应——乌军利用电子战干扰俄军由无线电控制的无人机定位导航系统。

传统FPV无人机通过无线电操控,这恰是其致命弱点。如果飞行高度过低、位于山丘后方或遭遇信号干扰器,连接就会中断并导致无人机失效或被击落。高达75%的FPV无人机损失源于此类干扰。

饱受困扰的俄军采用了20年前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提出的概念性解决方案,但当时从未部署过。五角大楼科研部门开发的系统用实体光纤替代脆弱的无线电信号。技术消息人士解释说,“无人机边飞行边铺设通信光纤,完全对干扰免疫”。此外,相较于无线电无人机,光纤无人机不发射任何可被敌军提前探测的信号。

这种无人机所产生的问题同样惊人。每个线轴承载5至50公里长线缆,多架无人机同区域作业。数百公里战线正变成巨型塑料垃圾场。一项环境分析指出:“在持续交战中,这些线缆极少回收且常被爆炸或火灾损坏。”即便后续尝试回收,混合材质也令其极难循环利用。无人机线缆使用的主要是塑料光纤,它重量轻,韧性极高,而且最令人担忧的是其持久性。

冲突与环境观察组织研究员莱昂·莫兰警告说:“这些线缆可能在环境中存留超过600年。”

废弃线缆形成致命屏障,分析显示,“对野生动物构成严重缠绕风险,尤其是鸟类、蝙蝠及陆栖哺乳动物”。它也对儿童和成年人构成重大威胁。即便未发生缠绕,线缆也会变成空中、地表及水道的栅栏,阻碍动物迁徙并限制它们获取生存资源,破坏生态系统功能。

“未来数年它们将形成跨越林木空地的危险罗网,对包括濒危鸟类、蝙蝠在内的物种造成重大缠绕致死风险,”英国东安格利亚大学专注战争对候鸟影响的研究员查理·拉塞尔警告说,“材料特性使其难以识别且不易自然降解,已覆盖大面积重要栖息地。”

它们对车辆也是威胁,影响从农业机械到扑救山火的消防车等各种车辆,更将极大增加未来扫雷作业的难度,因为重型排雷机械可能被线缆缠绕。

问题远不止于此。塑料线缆缓慢持续的降解会释放污染物。经受爆炸、火灾、紫外线、摩擦及温差后,材料碎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芯材可产生微塑料和纳米塑料。这些微粒危害水生物种并抑制农作物生长。它们燃烧时还会释放一氧化碳和一氧化氮等毒气。这种线缆的外护套和涂层通常为全氟和多氟烷基物质(PFAS),即“永久性化学物质”。

莫兰表示,“与弹药和灭火泡沫同理,这类光纤构成PFAS新军事污染源”,会污染水土。其生产过程也不环保:依赖石油衍生物,会加剧温室气体排放。

潜在灾难正持续扩大,解决这一意外难题如同拦截无人机本身一样困难。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