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航空动态>详细内容

航空动态

竞逐低空赛道,唱响“共青共飞”品牌

来源: 发布时间:2024-06-18 13:01 浏览次数: 【字体:

共青(1).png

“南湖之畔、低空之下,共青城每天都有新变化。”

2024年是中国低空经济元年。而在共青城市,低空制造、低空文旅、低空通勤等新业态正发展得如火如荼。

5月12日,共青城市集中签约蓝鲸飞艇研发制造等12个低空经济项目,一同落地全省首个低空经济产业园。

“这将有力推动低空经济产业延链、补链、强链,为共青城市发展新质生产力注入了新的动能和活力。”共青城市政协委员、江西省低空经济产业投资有限公司负责人施翔认为,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空域条件,超6000家私募基金,17所大中专院校,是共青城竞逐新赛道、发力新经济、吸引企业前来投资的强大底气。

江西是新中国航空工业的发源地,也是我国首批全域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试点省。共青城市紧扣“南昌发展大飞机,景德镇发展直升机,共青城发展无人机”发展定位,在大抓落实大抓项目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动员大会上,明确表态大力发展通航运营、通航制造、通航文旅和通航服务四大板块,打造国内一流的低空经济产业园。

坐落于共青城科教城旁的低空经济产业园,于2022年年初开工建设,不到两年时间建成投用了全省首个市场化运营的A1类通用机场、全省首个航空主题乐园,力争到2026年,建成低空经济综合示范区、低空经济产业聚集区、低空场景应用先行区、低空融合飞行样板区四大功能区。

“仅用3个月时间就正式落地,创造了新的‘共青速度’。”2020年,九江市政协智库专家、民航低空地理信息与航路重点实验室副主任谭翔,经时任市委常委、市委组织部部长,现任市政协主席杨祖荣推介,来到共青城创办低空制造企业——江西翱翔星云科技有限公司

谭翔向记者介绍,翱翔星云作为高新技术企业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拥有国家专利15项,致力于以无人机组网管控技术研发、低空行业应用服务、泛无人机特种装备研制供应和无人机驾驶员培训业务,打造中国无人机组网遥感领军企业。“我们的拳头产品组网遥感特种应用装备在地理测绘、智慧交通、智慧水利、工程应用、应急救援等领域的应用正在不断深入。”

大年初一,来自空中未来科技集团的2400架无人机编队,组成两条“巨龙”翱翔在南昌一江两岸上空,同时直播亮相美国纽约时代广场,为全球华人、南昌市民送上新春祝福。

去年6月,空中未来将部分项目转移落户至共青城低空经济产业园,开展无人机、有人机培训和航空科普研学。

在共青城通用机场停机坪前,伴随着阵阵马达轰鸣声,参加飞行培训的南昌学员正在教练的指导下准备驾驶飞机翱翔蓝天。“开展固定翼有人机培训61人,固定翼飞行体验人数超3000人,目前正在争创全国青少年研学基地、全国航空文化科普基地及国防教育基地。”江西省无人机行业协会会长、空中未来集团总经理陆凌岳表示,直升机、滑翔伞等低空飞行体验项目,正在成为共青城又一张文旅名片。

经市委书记点题,去年,共青城市政协将“抢抓机遇促进低空经济创新发展”列为年度重点协商课题,组织调研组前往浙江建德千岛湖机场和江苏无锡丁蜀机场开展实地调研,调研报告中的部分意见建议吸纳进《共青城市低空经济产业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共青城市推动低空经济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

 前不久,我省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全省低空经济发展,提出加快推动全省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杨祖荣表示,要深化落实“1269”行动计划,围绕“‘有人机’与‘无人机’融合发展对策”协商课题,进一步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深入调研协商,凝聚发展共识,为进一步唱响“共青共飞”品牌,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江西篇章贡献智慧力量。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