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飞机C919期待飞向世界
【新加坡《联合早报》网站5月28日报道】中国国产大飞机C919到本月28日已商业运营一周年,目前累计安全运行超过6000小时。
据中国媒体报道.C919运行技术状态正常,安全飞行表现良好,日利用率等指标稳步提升,综合运营能力得到全面检验。
去年5月28日,全球首架交付的C919成功完成首次商业载客飞行。
中国东方航空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志清称,C919在这年来累计执行航班超过2100班、安全运行超6000小时。同时C919也运送旅客近30万人次,平均客座率接近80%,超过同航线的其他机型,初步实现了商业运营上的成功。
【台湾中时新闻网5月28日报道】大陆媒体28日报道称,在国产大飞机C919商业运营迎来一周年之际,中国东方航空公司27日晚正式接收新增订100架C919的首架机。该架飞机编号为B-919G,与已投运的5架C919相比,在驾驶舱系统显示,客舱娱乐系统方面都有优化升级。至此,东航C919机队规模增至6架。
随着此次100架订单开启交付,东航C919机队将不断壮大,预计到2024年底,东航C919机队将达到10架,执飞的航线也会继续“上新”。
6月1日,东航还将使用C919大飞机执飞“香港-上海”商业包机航班,这也将是C919首次境外商业飞行。
【香港《南华早报》网站5月28日报道】题:经过一年国内航班的飞行,C919为被西方认同作准备【记者 弗兰克·陈(音)】
最多可搭载192名乘客、航程可达5555公里的C919客机自2023年5月首航以来,已经商业飞行了一年。它提升了中国作为全球航空制造业参与者的信誉。
但从国内认证到开始商业运营的这个良好开端可能是其站稳国际地位的漫长旅程中最容易的一段。
在C919和中国商飞取得与竞争对手空客和波音一样的巨大成功之前,还有许多障碍。分析人士说,外国机构的适航认证和飞机盈利能力的证明是其尚未达到的两个主要里程碑。
“中国商飞还要做很多说服性的工作,”航空分析师、一家在美国运营的运输咨询公司的创始人李瀚明说“向全球航空业展示C919的优点和可行性的最佳方式是让中国航空公司好好运营它。”
对北京来说,C919是一个标志性项目,是中国在先进技术研究和制造方面进步的展示。为了扩大已在国内取得的成功,中国商飞已经开始寻求在国际上推广C919,目前正在努力获得欧洲航空安全局的适航认证。
在传统双巨头垄断面临挑战的背景下——欧盟的空客正努力提高产量,而美国的波音在一系列引人关注的事故后陷入混乱——中国商飞一旦获得认可,就可以将其飞机作为替代性选择推销给外国买家。
中国民用航空上海航空器适航审定中心副主任揭裕文近日说:“我们的目标是到2025年获得欧洲航空安全局的认可。”
全球航空旅行数据提供商欧艾吉航空国际公司的亚洲主管马尤尔·帕特尔说,欧盟的认证程序非常严格。
他说:“指望很快就能全面获批可能有点乐观,但我对C919最终获得(欧洲航空安全局)认证持谨慎乐观态度。”
中国商飞已经开始全力以赴向潜在客户销售自己的飞机。
中国商飞已经带着C919在东南亚进行了路演。兴楼分析公司创始人舒库尔·优素福说:“亚洲的一些航空公司已经在考虑将其作为机队的潜在补充。亚洲比欧洲更有可能成为C919的试验场。如果中国以外的大型航空公司在未来24个月内下订单,我不会感到惊讶……总的来说,这架飞机飞行良好,安静,物有所值。”
帕特尔表示,现在是C919悄然占有空客和波音这两大巨头市场份额的“好时机”,因为航空公司正重新评估波音737的安全性,以及空客不得不应对的生产瓶颈。
帕特尔说:“欧洲航空公司正在淘汰机队中的一些飞机,新飞机的评估、谈判和采购需要时间,这些公司已经在关注C919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