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航空动态>详细内容

航空动态

日本研究低成本对敌攻击能力 陆自将于明春组建电子战部队

来源: 发布时间:2020-08-19 18:42 浏览次数: 【字体:

参考消息网8月11日报道 日本《产经新闻》8月10日发表了题为《政府研究以低成本方式拥有威慑力》的报道,记者8月9日获悉,关于日政府致力于掌握的对敌基地攻击能力,目前正在就以计划用于岛屿防御的远程导弹等武器攻击敌方导弹和设施的方案为主线展开研究。以卫星锁定目标并迫使敌方雷达失效,在已经夺取战区制空权的基础上使用战斗机实施轰炸--日本独立掌握这种所谓“一揽子打击手段”的方案也进行了讨论,但由于费效比等方面的不足最终放弃。多位政府关系人士证实了上述消息。

日政府目前讨论的是以朝鲜为目标的对敌基地攻击能力,主要内容是动用远程导弹从距离目标一定距离的(敌防空区外)地点对敌方基地实施打击。美制AGM-158“联合防区外空地导弹”(JASSM)、高超音速导弹等也将作为备选项。此外还有一种方案是从美国采购“战斧”巡航导弹。

在2018年修订的《防卫计划大纲》和《中期防卫力整备计划》中,已经写入了采购、研究JASSM导弹等装备的内容。但这都不是对敌基地的进攻能力,而是被定位在敌人占据日本离岛的情况下,为夺回离岛而采取的岛屿防御行动。

报道称,根据河野太郎防卫相的介绍,对敌基地攻击能力主要由以下四点构成:确定移动式弹道导弹发射车或地下基地的位置、通过使敌方雷达或防空系统失效掌握制空权、破坏导弹发射基地、评价攻击效果,统称为“一揽子打击手段”。

但是搭载于确定移动式弹道导弹发射车的导弹很难实时定位。“一揽子打击手段”需要追加配备大量战斗机,而为了让敌方雷达丧失作用所配备的电子攻击机、反雷达导弹等装备也需要大笔预算。

报道称,相比较而言,远程导弹能够以较低成本获得,根据不同的使用方式也能达到期待中的威慑效果。

资料图片:日本陆自装备的电子干扰车。(日本防卫省网站)

另据日本《东京新闻》8月10日发表的题为《日本将于明春组建电子战部队》的报道,日防卫省和自卫队已经开始着手加强使用电磁波、红外发动攻击的“电子战”体制,明年春天将在熊本县健军驻屯地组建新的陆上自卫队专门部队。干扰敌方电磁信号并削弱其功能的“防区外电子战机”和相关地面装置的研发工作也将得到推进。着眼于中国和俄罗斯在电子战领域的不断进步,日本将加紧掌握应对现代战争的能力。

比方说,在离岛遭遇侵略之时,敌方陆海空军的登陆部队和舰艇需要在保持通信联络的同时遂行作战任务,所以对于防御一方来说,监听或干扰敌方的通信将是一种有效的对抗措施。新组建的专门部队将与“水陆机动团”协同行动。一方面在前线防御自卫队本身的通信网络,另一方面干扰敌方的雷达和导弹制导信号。

报道称,研发中的“防区外电子战机”能够在敌方具备威胁能力的区域以外就对其实施电磁干扰,2020年度的预算中已经列入了150亿日元(约合1.4亿美元)的研发经费。地面装置的目的在于对来袭航空器以强电波实施干扰,迫使其雷达无法正常工作,38亿日元的研发费用也已编入预算。

在组建电子战专门部队前,针对自卫队员的电磁波专业教学工作将提前在位于神奈川县的陆上自卫队通信学校启动,培训内容包括各国在电子战中的具体应对、与传统电子战相比在更大频段范围内进行的“电磁波战”的专业知识。

报道称,之所以要加快这方面的应对,按照一位陆自高层所说,是因为与中俄相比,日本在能力储备方面已经大为落后。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