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将研制航程8000公里超声速公务机 它凭什么能卷土重来?
020-07-01 09:37 中国航空新闻网 看航空
据塔斯社6月23日报道,俄罗斯图波列夫公司宣布,计划研发马赫数2的超声速公务机(SBJ),该机将采取降低音爆强度结构设计,起飞重量约为70吨,航程8000公里,可载客30名左右,在11公里的高度能以每小时2000千米的速度飞行。图波列夫公司计划2022开始这款SBJ的概念设计,2026年完成详细设计。
相比起之前披露的图-444,图波列夫此次发布的这一SBJ载客更多,航程也远大于目前公布的绝大多数SBJ项目,甚至大于曾经声誉赫赫“协和”号的5000公里航程以及图-144的6500公里航程。
对于俄罗斯而言,超声速客机并不是一个陌生的事物。图-144尽管不如协和那样大名鼎鼎,但却是也曾短暂的在民航领域得到了有限的应用。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各方频频发布超声速公务机研发计划,这是否说明,SBJ市场已经进入了群雄逐鹿的冲刺阶段?
“协和”已退,光芒尚存
2026年,恰巧距离上一款引起人们狂热的超声速客机“协和”号投入商业运行满50周年。从1976年“协和”号商业首飞,到2003年“协和”号退役,再到近日SBJ概念又被屡屡提及,近半世纪以来,人们对超声速客机的态度反映着航空制造业的巨大变化。
1976年1月21日,“协和”号开启商业运行:英国航空公司的“协和”号从伦敦飞往巴林,法国航空公司的“协和”号从巴黎飞往里约热内卢。
上世纪60年代,航空业界充满了二战中成长起来的工程师和飞行员们,他们内心依然涌动着突破未来的激情。同时,冷战帷幕下,各个重要的工业国家都在寻求一种彰显自己的方式。随着军机已经能够突破声障,将这一技术应用到民用飞机中似乎是顺理成章的问题。当然,更重要的是,当时第一次石油危机还未爆发,石油貌似是一种仅受自然限制的燃料。
这款飞机一经出生就已经闻名世界,但与之明星般的声誉所不符的是巨大的飞行噪声和高昂的运行成本。原本雄心勃勃,预期能够统治一个时代天空的“协和"号最终仅仅造出了20架,原本几十家意向性客户,只有英航和法航最终为协和买了单。